• 新闻详情头部banner

关于印发《南京市建设中国“互联网+”名城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17-04-01     发布人: 方达     来源: 国家大学科技园

宁委办发〔201654

各区委和人民政府,市委各部委,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南京市建设中国“互联网+”名城实施方案》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南京市委办公厅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688

南京市建设中国“互联网+”名城实施方案

为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加快互联网创新成果与我市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国内领先的“互联网+”产业融合发展名城;拓展我市“互联网+”应用领域,建设“互联网+”应用名城;发挥我市互联网资源优势,建设互联网产业名城,使我市“互联网+”建设跻身全国第一方阵,互联网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程度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实现城市创新功能和竞争力快速提升,确立发展新优势,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互联网+”名城,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加快推进“互联网+”发展的战略部署,深入践行创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我市在互联网产业的基础条件和综合优势,着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释放发展活力,着力推动城市建设运行和民生服务创新,有效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形成互联网经济发展良好生态,努力使我市成为全国“互联网+”主要创新源、产业发展主阵地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领先示范区,打造中国“互联网+”名城。

()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融合创新。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围绕市场真实需求和发展“痛点”,推动互联网向经济社会拓展渗透的广度和深度,将各行各业联结起来,以融合促创新,激发发展潜力和活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产用互动、集聚发展。坚持以应用促发展,着力从需求侧牵引,从供给侧推动,加大推广示范,带动项目投资、创新要素汇聚和协同创新,带动上下游配套和优化重组,推动产业集聚,实现集中度快速提升,引领跨越式发展。

开放共享、安全可控。破除制度、政策和行业壁垒,以开放包容的思维推动国内外交流合作、推动跨界交叉融合,推动资源共享。持续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完善互联网融合标准规范,坚持发展突破核心技术,构筑坚强的安全保障体系。

资源整合、统筹推进。围绕发挥互联网平台汇聚和促进各类资源实时、平等、低成本对接的功能和作用,推动跨地域、跨行业、跨部门资源整合。切实发挥政府顶层设计和引导带动作用,统筹推动各方力量紧密协同合作,形成互动衔接、有序推进的建设格局。

()发展目标

放大目前我市互联网产业已经形成的比较优势,进一步加快推动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做大做强互联网产业,广泛拓展和有效提升“互联网+”应用的领域、规模和层次,着重实施名企、名品、名牌及知名企业家培育战略,实现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互联网+”名城。

2020,培育发展180家互联网行业龙头骨干企业,中国互联网百强企业累计达8家、互联网知名品牌12;建成10家“互联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企业、20家“互联网+”重点应用示范企业。基于互联网的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升级取得重大进展;互联网经济新形态基本形成,成为经济发展重要力量;互联网成为政府治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政府效能和服务水平大幅提升;互联网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程度居于国内领先地位,“互联网+”生态初步形成,基本建成中国“互联网+”名城。

二、重点任务

()紧抓融合变革新机遇,建设“互联网+”产业融合发展名城

1.“互联网+”基础产业

推进“互联网+”钢铁石化产业新变革。结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运用和构建互联网、物联网和智能制造等技术与平台为核心,积极探索钢铁石化等支柱工业的创新发展之路。鼓励和推动我市大型生产炼化企业加快实现企业生产管理经营的互联网化、物联网化和智能化,建设更高层级的智能化工厂;鼓励石化销售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开展合作,实现跨界经营,构建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商业新业态。鼓励和支持重点钢铁企业转型,推动互联网向整个钢铁产销链条渗透,实现生产、仓储、加工和物流环节的智能化以及与电商平台的产品交易和数据交换,提高库存周转率和利润率,推动钢铁企业通过网络大数据,反向制订自己的生产和营销计划,实现精益生产、降本增效、调整产品结构、研产销一体化。(责任单位:市经信委、江北新区管委会、化工园管委会、栖霞区政府、雨花台区政府)

推动汽车产业网络化智能化转型。鼓励我市重点汽车生产企业全面融合互联网,借助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手段来优化产业的生产运营模式。实现从汽车设计、制造生产到销售终端、前向零售市场和后向售后服务模式的全面创新;通过网络零售、网络分销环节的数据化,实现企业全新的业务增长。探索发展智能汽车,集成新能源、实时导航、安全援助、智能语音、车路协同、辅助驾驶、无人驾驶等技术,形成实时交互的车联网生态。(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交通局、江宁开发区管委会、溧水区政府)

借助“互联网+”实现服装轻工和建材等产业发展升级。扩展互联网技术和云计算、大数据对传统基础行业的深度渗透和应用,推动服装时尚行业建立基于互联网的数字化和个性化生产模式,实现制造端的流程再造、柔性生产、量身定制和销售端的线上布局、线下体验及细分的、适时的个性化服务。促进互联网技术与轻工行业深度融合,推动食品、家电、皮革、五金、日用陶瓷、工艺美术等各类轻工行业在产品、品牌、渠道、运营等方面互联网化,重点发展智能家居、智能家电、智能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新产品,促进轻工行业提质增效、拓展新增长空间。引导支持建材行业大力开展电子商务销售和服务,建立网络化经营管理模式,并大力发展“以销定产”及“个性化定制”生产方式,为转型升级提供新动力。(责任单位:市经信委)

2.“互联网+”战略性新兴产业

“互联网+”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融合发展。紧扣“互联网+”发展规律和特点,持续推动“两化融合”,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与“互联网+”进一步融合发展,提升产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以“中国(南京)软件谷”为核心,南京软件园、江苏软件园等为重点,徐庄软件园、江东软件园、新城科技园、白下高新园等省级软件园、互联网产业园为支撑,打造“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地,推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云计算和大数据、下一代信息通信、软件定义网络(SDN)、集成电路等产业化、规模化、高端化和国际化发展,逐步形成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以南京液晶谷为核心,以高世代液晶面板重大项目为牵引,加快引进偏光板、自动化生产设备、驱动IC研发、移动智能终端产品等一批上下游核心项目,加大“互联网+”对产业链的全方位渗透,将我市建设成为规模优势明显、核心技术领先的国家新型显示产业基地。以中国北斗卫星导航(南京)产业基地为核心,进一步促进卫星导航应用、卫星通信、高分遥感、地理信息、大气探测等产业集聚,形成天空地一体化的卫星应用产业化体系,将我市打造成为国家重点布局的“互联网+(卫星应用产业)基地和先行应用示范区。以浦口经济开发区为核心,加快台积电12吋晶圆厂与设计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增强产业配套能力,努力实现先进晶元制造业的突破,整体技术实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到2020,全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000亿元,培育互联网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深度融合企业50家。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示范区。(责任单位:市经信委、江北新区管委会、雨花台区政府、南京开发区管委会、南京高新区管委会、浦口区政府、江宁区政府)

“互联网+”与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融合发展。鼓励装备制造企业采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快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培育先进机器人、增材制造、智能仪表和数控机床等智能制造产业。引导制造企业建设智能化工厂,发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推广发展柔性化生产方式,加速制造企业硬件“软化”和生产向服务化转变。以江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为核心,大力发展核电装备科技产业,包括核电装备的研发、设计、安装和制造,打造国内有影响力的核电装备产业园。以江宁高新园、麒麟科技创新园、溧水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为核心,发展智能关键机械零部件、智能监控装置制造和智能加工装备制造,大力建设智能工厂,积极发展智能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等产业,发展基于互联网的网络化协同制造和服务型制造新模式,成为国内一流的“互联网+”协同制造产业基地。以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为核心,发展“互联网+”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完成CRH6技术平移工程,完成轨道机车车辆在线监测安全系统完全国产化,实现全路网标准配置及行业标准实施。以航空航天科技产业园为核心,打造国家轻型航空发动机产业基地,优先发展无人机整机研发生产,以成熟整机带动制造业产业链的形成。到2020,全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00亿元,培育互联网与高端装备制造业深度融合企业30家。建设智能化工厂30,建成15个主业突出的工业互联网示范园区。(责任单位:市经信委、江北新区管委会、江宁区政府、江宁开发区管委会、南京开发区管委会、浦口区政府、溧水区政府)

“互联网+”与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融合发展。利用“互联网+”技术、平台和模式,加强药物制药工艺和设备创新,缩短医疗服务链条,降低行业成本,增加更多的发现新药物的机会。加快对进口依存度高的高端医疗设备及配套试剂研发创新,大力发展大型可移动数字成像医疗设备、超声诊疗仪、数字化光学与微波医疗仪,开发一批适应移动医疗、网络医疗的便携式医疗诊断器械等。以中国(南京)生物医药谷(含浦口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先声百家汇创新药物孵化基地)为核心,重点围绕生命科学技术,发展生物制药、现代中药、小分子药和生物医学工程。以江苏生命科技创新园(含南京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为核心,重点建设“生命科学企业总部基地”、“生命科技产业研发中心”、“健康产业中心”、“现代中药研发和产业化中心”、“小分子药物研发和产业化中心”。以南京生命科技创新园(江宁区)为核心,重点发展抗肿瘤靶向新药、抗肿瘤天然产物及衍生物、抗肿瘤铂类药、高血脂药等心脑血管疾病药物。大力发展大型可移动数字成像医疗设备、超声诊疗仪、数字化光学与微波医疗仪,开发一批便携式医疗诊断器械等,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领先产品,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命科学产业基地。以南京五台山生物医疗孵化园(鼓楼区)为核心,建设国内外领先的生命科技孵化器,集聚国际一流的生命科学人才,形成一批创新产品、孵化一批高科技企业、培育一批创业人才。到2020,全市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00亿元,培育互联网与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深度融合企业20,“互联网+”医疗新模式新业态实现快速发展。(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卫计委、江北新区管委会、南京高新区管委会、南京开发区管委会、鼓楼区政府、栖霞区政府、江宁区政府)

“互联网+”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与互联网、物联网和能源互联网的的深度融合,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手段促进跨界合作和提升用户体验,实现智能化、绿色化制造,着力打造“新能源汽车基地+零部件基地”产业布局,形成发展竞争新优势。以溧水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为核心,打造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新能源汽车整车产业基地,建成新能源汽车公共技术服务中心,推进比亚迪、金龙、菲尼克斯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以高淳世界村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为核心,引入国际知名的汽车整车制造企业,推动新能源汽车生产经营管理互联网化,实现线上数字化精准营销和个性化定制,线下建立专营体验店和智能物流。以浦口经济开发区越博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为核心,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集研发、生产及销售为一体的新能源动力总成专业功能区和新能源汽车核心电机、电控的科研开发产业集聚区。以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新能源基地建设为核心,着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驱动电机和模组、电池管理系统、充换电设备研发与制造。到2020,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亿元,集聚15家以上“互联网+”新能源汽车重点企业。(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发改委、江北新区管委会、溧水区政府、高淳区政府、浦口区政府、南京开发区管委会)

“互联网+”与智能电网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基于互联网的可再生能源智能化生产运营和管理,鼓励发展储能和智慧用能新模式。推动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大电网柔性互联、多元用户供需互动用电、多能源互补的分布式供能与微网、坚强电网基础支撑技术等能源互联网的关键技术攻关。加强智能电网对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智能装备、电动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战略新兴产业的渗透和带动,培育新市场、发展新动能。以江宁开发区为核心,深入推进智能电网产业集聚发展,着力研制提供能量汇聚、灵活分配、精准控制、无差别化接入等功能的新型设备;推动支持直流电网、先进储能、能源转换、需求侧管理等关键技术、产品及设备的研发和应用;培育发展一批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构建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能源互联网产业基地。以高新区为主体,建设以智能电网为基础的促进灵活互动用能行为和支持分布式能源交易的综合能源微网;建设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化服务平台。探索建立绿色灵活市场交易平台和模式,在国内率先构建能源互联网市场体系。到2020,全市“互联网+”智慧能源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00亿元,培育互联网与智能电网产业深度融合企业8家。(责任单位:市发改委、江北新区管委会、江宁区政府、江宁开发区管委会、南京高新区管委会)

“互联网+”与新材料产业融合发展。充分运用“互联网+”推动新材料行业和企业全方位、全流程变革,实现企业间协同设计,实现全行业内生产方式的协同创新,推动新材料生产走向智能化,推动建设云平台,推动网络销售渠道拓展,获取高附加值服务。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探索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新模式新业态。以南京化学工业园为核心,重点发展新型高分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绿色环保材料、新能源材料、光电材料等新材料,加快推进千亿级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完善产业创新体系,加快“互联网+”新材料产业创新载体建设。以溧水开发区为主要区域,加快引进新材料重点企业,加快推进德高生产基地建设。到2020,全市新材料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200亿元,集聚国际实力领先、“互联网+”特色明显的新材料企业30,培育行业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20家。(责任单位:市经信委、江北新区管委会、化工园管委会、六合区政府、溧水区政府)

“互联网+”与节能环保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推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在环保领域的融合渗透,推动传统节能环保企业以互联网技术改造企业生产环节和销售模式。推动企业、第三方机构、个人对环保公共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分析和应用,以数据互通共享推动环境治理能力提升。以江宁开发区、宁高高科技产业园为核心,引进一批高端环保制造项目集聚园区,培育基于互联网的节能环保新模式新业态,大力促进环保装备制造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化,以网络化、智能化生产制造和运营带动相关上下游产业集聚高效发展。以南京六合节能环保产业园、六合经济开发区为核心,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服务、节能环保设计和工程建设,结合环境精准监管和在线治污需求,积极培育和发展壮大一批在线监测、大数据、网上交易、再生资源回收信息化等新型环保服务企业和平台。以南京高新区为主体,重点发展高性能膜技术和产品,借助网络技术和手段,强化研产销和产业链构建,巩固膜技术和产品国内领先地位。以南京开发区为节能机电产业链的主要载体,以高低压变频系列产品、节电电机系统和陶瓷永久电机、110KVA以上节能变压器、水动风机冷却塔等节能机电产品为龙头,带动中小配套企业发展,形成产业集聚、培育系列节能机电拳头产品。到2020,全市“互联网+”节能环保产业业务收入达到2000亿元,培育互联网与节能环保产业深度融合企业10,“互联网+”节能环保重点企业影响力不断提升。(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环保局、江北新区管委会、江宁区政府、高淳区政府、六合区政府、南京高新区管委会、南京开发区管委会)

3.“互联网+”现代农业

促进农业生产经营提质增效。促进互联网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结合。综合运用互联网新思维、新技术、新模式改造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方式,带动农业市场化,促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大力发展精准农业,率先在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应用等方面实现实质性突破,率先构建完善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和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建设农业电商创业服务中心,为农民网上创业提供常态化、专业化辅导,加强农民网上创业辅导孵化和创客服务。到2020,农业的在线化、数据化取得明显进展,管理高效化和服务便捷化基本实现,生产智能化迈上新台阶。培训2000个互联网“新农人”,市级以上农业园区全面建立物联网应用示范点。(责任单位:市农委)

促进农业生产流通提质增效。鼓励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和平台改造农业生产环节、管控生产经营过程,推动传统小农经营向适应规模农业的“互联网+”物联网生产模式转变。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积极发展农产品大宗交易平台,探索建立农资电商、农村互联网金融、农业信息化等大型综合电商平台,实现农产品、农资、金融线上线下结合。到2020,全市农业电子商务网店数量达3000,农业电子商务营销额达80亿元。(责任单位:市农委、市供销社、市商务局、市金融办)

促进生物高效农业提质增效。发展“互联网+”生物农业。以南京白马国家农业科技园为核心,建设国内领先的“互联网+”生物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成“互联网+”生物农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基地。加快“互联网+”生物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引进和培育重点企业。培育一批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种养加”生态农业新模式,打造“互联网+”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到2020,全市生物农业业务收入达到600亿元。(责任单位:市农委、浦口区政府、六合区政府、溧水区政府、高淳区政府、江宁区政府、栖霞区政府)

4.“互联网+”现代服务业

推动金融服务业优化升级。有序发展“互联网+”普惠金融,鼓励互联网与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的融合创新,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培育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型企业;探索建立互联网金融云服务平台,支持金融企业与云计算技术提供商开展金融公共云服务,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精准化的金融产品。支持和鼓励符合规定的互联网支付、股权众筹、网络借贷、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保险、互联网信托和互联网消费金融等商业模式创新。以南京(河西)金融集聚区为高地,努力将河西金融集聚区打造成面向区域的金融机构集聚中心、金融交易中心、财富管理中心、金融研训中心和金融信息服务中心。加快区域“互联网+”金融发展,鼓励天使投资、创业投资、产业基金等各类股权投资基金在河西集聚发展。全面推进河西金融集聚区在金融改革创新、金融公共服务平台打造、金融要素市场设立、宁台金融合作示范区建设、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完善等方面先行先试,建成区域金融中心核心功能区。以新街口国际金融中心为核心,发展现代金融、高端商务商贸、电子商务等产业,重点打造区域内金融管理中心、金融运营中心、财富管理中心、消费金融中心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创新中心和金融创新实验区,建成南京都市圈现代金融服务中心。到2020,汇聚50家“互联网+”金融企业,入驻50家“互联网+”金融中介服务机构以及“互联网+”金融、资产管理、财富管理等新型金融机构,建成泛长三角区域“互联网+”金融中心核心功能区。(责任单位:市金融办、市发改委、建邺区政府、鼓楼区政府)

推动商贸物流业优化升级。按照集约、高效、创新的原则,重点推动电子商务发展,加快传统商贸业转型升级;加快电子商务交易服务系统、数据系统,以及物流基础支撑系统建设;大力推动农村地区和跨境领域电子商务发展。以新街口商圈、湖南路商圈、玄武区珠江路等重点电子商务集聚区为核心,推动重点电子商务企业打造各类互联网平台,形成“平台经济集聚区”,推动传统商贸业态升级。以新城科技园、河西中央商务区、江东商贸区、新加坡生态科技岛四大功能园区为核心,推动信息、交易、支付、物流等领域的软件研发、数据处理,打造特色鲜明、功能齐全、服务一流的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园区。以徐庄软件园为核心,构建以在线(移动、跨境)支付、第三方信用评价及互联网金融创新为核心的电商支撑体系,建设多功能、多业态的电子商务园区。以南京麒麟科技创新园为核心,建设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园区、三网融合试点园区。以南京高新区为核心,重点打造全球专利运营电商平台。以江苏软件园(吉山基地)为核心,依托吉山慧谷商务公园,打造中国首批智慧软件园试点园区。以雨花板桥现代物流园、南京幕燕金属物流中心、苏果超市马群配送中心、南京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等大型物流配送中心为核心,重点建设功能强大、配套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形成全市“骨干支撑、网络完善”的物流配送总体功能布局,形成覆盖全市及周边地区的完整的物流配送网络。以南京综保区、禄口机场等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区为核心,重点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加快发展,按照“平台+园区”的发展模式,加快建设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电子商务产业园和跨境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园区。以高淳、溧水、六合、浦口等区为主,进一步培育“电商村”。大力扶持发展“一村一品一店”,支持农产品网上批发、零售,推动农村电子商务普及、应用。到2020,全市“互联网+”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4000亿元,网络零售额达到3000亿元,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普及率达到95%(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各区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

推动文创旅游业优化升级。推动文化创意产品的生产、传播、消费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加快双向深度融合,培育发展新型业态;推动旅游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提高旅游创新能力和创新优势。抓住“互联网+”机遇,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发展。大力发展以文化软件设计、工业设计、工艺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设计等为重点的创意设计服务业。加大对文博场馆创意产品的研发、生产力度。对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已形成的产业集聚区,重点推动产业规模进一步提升,强化片区之间的功能关联,提升功能区的区域服务能力。加快培育“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引进和培育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创意设计企业,依托先期建成的南京数字文化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南京创意设计中心、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等核心平台,进一步整合资源要素,完善服务功能,线上线下联动,建设“创意南京”文化产业融合公共服务平台,探索推动政府职能转型、促进各项政策落地、服务广大文化企业的新路子,整体打造在全国具有示范性的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重点挖掘六朝文化、明文化、民国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资源,以旅游为载体,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手段,活化文化资源,高标准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拳头旅游产品,提升南京旅游综合竞争力。发展在线旅游新业态。推动智慧旅游景区建设,实现全市所有4A级景区实现免费WiFi、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信息推送等功能全覆盖;发展在线旅游租车、在线度假租赁、在线餐饮购物等旅游新业态;鼓励建设各类在线旅游综合服务平台,提供信息、支付、融资、营销等高效快捷服务和交易;加强主要旅游景点和公共场所的旅游信息互动终端布点和建设;创新旅游网络营销模式。到2020,全市“互联网+”旅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亿元,重点“互联网+”旅游服务平台达到10个。(责任单位:市文广新局、市旅游委、各区政府)

()拓展“互联网+”应用领域,建设“互联网+”应用名城

1.“互联网+”民生应用

“互联网+”健康养老服务。充分利用信息手段和互联网技术,依托12349养老服务热线,建立标准统一、互联互通、高效便捷的智能化养老服务网络。健全老年人信息档案,加快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等系统的数据交换共享;积极发展老年电子商务,完善信息服务系统,为老年人提供网上和电话预约挂号、家政预约、健康咨询、物品代购、服务缴费等针对性服务项目。推广具有紧急救援、自动报警等功能的养老服务信息呼叫终端,综合运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实现长期跟踪、预测预警等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到2020,全市100%完成老年居民信息档案建设,60%以上老年居民可以使用老年电子商务进行生活服务预约。(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卫计委、市人社局)

“互联网+”居民医疗服务。建设市卫生信息平台和电子病历、健康档案等资源数据库,运用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重构就医流程、双向转诊、分级诊疗、药品配送、绩效考核、家庭医生、健康管理及医患生态,在医院医疗环节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就医服务”。实施基于12320卫生热线和医疗卫生大数据应用的居民健康管理,实现医疗卫生监管可视化、医疗卫生机构间数据共享。促进健康领域医疗大数据分析、医疗消费者服务、数字化医疗仪器、远程医疗系统、基因检测、医药电商、可穿戴设备、移动医疗应用等业态发展。到2020,线上线下一体化就医达到80%,医疗卫生大数据在医疗卫生机构间实现100%共享,医疗卫生新业态不断发展。(责任单位:市卫计委、市发改委、市信息中心)

“互联网+”创新教育模式。结合国家“三通两平台”建设,加强区域教育城域网和市区两级教育数据中心建设,夯实全市“互联网+”教育基础。大力推进智慧教育环境建设,实施以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协作学习、泛在学习为主要特征的智慧教学。制定完善数字教育资源建设标准、规范和质量评价办法,完善数字教育资源服务管理机制。探索“政府评估准入、企业竞争提供、学校自主选择”的数字教育资源准入机制,实现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推动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化、一体化。开展学校管理者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培训,在中小学校和职业学校建立首席信息员制度。全面开展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依托教育信息化促进区域师资水平均衡发展,形成具有南京特色的智慧培训、学习模式。推进教育管理和决策的智能化、精细化,以信息化促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开展“网络与数字化环境下的教学实验项目”研究与实验,推动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和新型载体的试点,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探索创客教育、STEAM教育等教育新方式,开展符合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课程资源建设应用研究。到2020,全市建成5-10个新技术教育应用体验中心和100个“STEAM课程实验室”。(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2.“互联网+”智慧城市应用

“互联网+”信息基础设施。着力提升全市“城市光网”、“宽带中国”、“下一代互联网”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基础承载、枢纽汇聚和网络服务能力,统筹IDC数据中心建设,努力实现共建共享。加快推进“无线城市”建设,推进4G网络优化和深度覆盖,推进WiFi全域覆盖和规模商用,不断提升互联网用户体验度,形成多层次、高带宽、全覆盖的基础网络。深入推进三网融合,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强技术创新能力,鼓励开展5G网络研究与试点。到2020,将南京打造成全国一流的光网城市。推进“无线城市”建设,实现4G和公共区域免费WiFi无线宽带无缝全覆盖。(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发改委、市信息中心)

“互联网+”便捷交通。构建全市大交通格局,建设交通大数据综合处罚及管控平台,整合公安320平台和电子警察闯红灯自动记录等业务系统,集成多来源的道路交通违法数据,形成全市统一的交通违法处罚数据平台,实现交通数据信息采集、分析处理、控制执行、科学决策精细化交通管理。建设静态交通(停车)综合管理与运营服务平台,统筹管理全市所有的停车场资源,采集停车场的各类运行信息,并提供运营服务。深化公众出行交通信息服务平台,为公众提供路况查询、停车诱导、出行规划、智慧驾培、环境气象等多层次的交通信息服务。建设长江航运物流中心,打造电子口岸、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为一体的“智慧港口”,搭建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到2020,长途客运联网售票覆盖率达100%,南京公众出行信息服务覆盖面达90%(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信息中心、市公安局、市城管局、市交通局、市商务局、南京港口集团)

“互联网+”智慧城管。进一步整合完善数字化城管系统,将综合管理类工作流程整合进入业务综合管理平台,对全市有考核需求的工作流程和考核标准整合到数字化城管系统。进一步完善城管综合行政执法系统,建设应用于政务无线专网的城市治理综合指挥调度平台。开发城市生活垃圾收运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对环卫设施垃圾处理过程的实时监管及垃圾量的精确统计。到2020,建成“智慧城管”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城市综合执法、市容环卫、停车管理、综合考评等业务数字化、智能化,并实时为公众提供服务应用。(责任单位:市城管局)

“互联网+”智慧社区。整合社区党建、社区管理、社区自治和社区服务“四位一体”的工作内容,不断丰富和完善智慧社区综合服务与管理平台功能。实行“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分工协同”的运作模式,建立以居民身份证号码、市民卡号码、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信息索引的街道社区公共服务信息管理机制,实现居民身份证和组织机构代码证的办事“一证通”。积极探索社区管理新模式,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水平,提高业主生活质量。鼓励社会资本多元化投入,推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智慧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智慧社区建设运营模式。到2020,“智慧社区”建设实现所有社区全覆盖。(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民政局)

“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建设和完善基础空间数据库、地名地址数据库、人口库、法人库、经济社会统计指标库建设,完善城市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共享和数据交换机制,构筑以城市地理空间、GIS地图为基础的社会化公共服务平台。整合事项管理系统和权责清单系统,对接市垂直业务系统,升级改造行政审批系统、增加政务事项网上推送服务。在“中国南京”网站群一期建设基础上,进一步突出用户导向,加快各部门业务系统和内容服务的深度融合,实现政务事项网上运行、网上办理,不断提升市民对政府网站群的关注度和满意度。加快智慧档案建设,积极推动婚姻、社保等民生档案信息实时互通互联共享。到2020,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符合外网受理的事项达100%;成为国家无线宽带专网建设示范城市;全市综合档案馆数字化率达90%以上,100%建成数字档案馆。(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政务办、市信息中心、市档案局)

“互联网+”诚信体系建设。整合个人信用征信平台和企业信用平台的信息资源,建设覆盖个人、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信用信息的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扩展信用信息共享交换范围,实现行业、部门间信用信息的互通共享。加强信用信息应用,促进行政机关在日常监督管理、公共资源分配、表彰奖励等活动中查询使用公共信用信息。推动面向公众的信用信息查询服务以及各类信用产品增值服务。加强信用记录、风险预警、违法失信行为等信息资源在线披露与共享,充分利用互联网信用数据,对现有征信体系和评测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有力支撑。以长江经济带地区为重点区域,逐步开展区域信用平台共建、信用信息互通等试点工作。支持浦口区、六合区开展省级信用建设试点工作。充分利用市民卡载体功能,在公共社会服务领域结合实名制的信用记录开展应用服务;利用“我的南京”APP平台,开展“我的信用”、“我的企业”和“我的农庄”信用查询服务,应用信用大数据为金融机构撮合交易,搭建金融“e服务”平台,支持中小微企业、农庄和农户提供小额信贷服务。到2020,基本建立起符合国际惯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治理体制要求、体现南京特色、涵盖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社会信用体系。(责任单位:市信用办、市信息中心)

()发挥互联网资源优势,建设互联网产业名城

1.创新发展云计算、大数据及物联网产业

重点开展虚拟化、云存储、云安全、云中间件、数据存储和处理等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和产业化。推动云计算与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慧城市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发展,创新和探索新的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着力突破智能传感器、射频识别、智能传输、智能信息处理等核心技术,加快智能传感器、RFID电子标签、RFID读写器、智能终端、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分析、服务集成等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开展智能工业、智能交通、智能节能环保、智能医疗健康等物联网应用服务与示范推广。加快国家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在物联网领域的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的作用,突破超高频和微波RFID标签、兼容多标准的超高频RFID读写器核心芯片关键技术、智能传感器、物联网交互终端关键技术、物联网通信、平台与系统集成关键技术、传感器安全关键技术。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围绕生产制造、商贸流通、物流配送、经营管理等领域,开展物联网技术集成应用和模式创新。到2020,形成完整的云计算、大数据及物联网产业链,建设5-6个集聚效应明显的云计算、大数据及物联网产业基地,引进和培育年营业收入超10亿元的云计算、大数据及物联网骨干企业15家以上,推动100家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向云计算、大数据及物联网服务企业转型,实现云计算、大数据及物联网产业规模2000亿元以上,形成若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责任单位:市经信委)

2.大力发展移动互联网产业

加快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通信降费增速,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培养用户流量使用习惯,为移动互联网的持续发展和市场培育提供基础。发挥政府在重大产业政策中的资源配置及协调能力,汇聚社会资源,推动云计算、大数据及物联网的能力平台建设。创新政府服务模式,吸引移动互联网创业创新项目落地南京、落户南京。聚焦重点项目,全力打造样板工程、明星项目。从示范效应、成长空间、集聚效应等方面综合评估,确定一批重点扶持的创业创新项目,在资金、政策、宣传等方面向其适度倾斜。支持南京移动互联网创业联盟发展,支持南京移动互联网青年创意大赛。到2020,南京移动互联网产业规模达2000亿元,引进和培育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移动互联网企业3家。(责任单位:市经信委)

3.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联网产业

继续建设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不断完善政策环境,推动下一代互联网与新一代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融合应用。深挖下一代互联网在电子政务、行业应用、公众服务等方面的特色应用,探索能充分发挥IPv6技术特点、具有示范效应、可推广的业务发展模式,积极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培育新服务、新市场、新业态,切实推动下一代互联网发展。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联网产业,突破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建立下一代互联网公共技术平台,通过下一代互联网为智慧城市、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发展提供坚实基础,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加快下一代互联网重点项目建设,充分发挥重点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到2020,培育40家下一代互联网骨干企业,形成7个以上产业集聚区,实现2600亿元产业规模。(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科委、市文广新局)

4.做大做强未来网络产业

充分发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未来网络试验设施项目(CENI)的作用,加快未来网络体系结构、关键技术、核心设备的研发、应用,推动未来网络技术创新研究的广泛开展,带动未来网络技术、产品、应用的大规模发展与推广,形成从芯片设计、设备制造、系统集成到应用服务的完整产业链。加快设计未来网络试验设施的体系结构,研究并实现分层试验服务、网络管理与资源调度、网络虚拟化、可编程、联邦、协议无关转发等关键技术的突破;研制满足项目需求的分层服务网络设备和虚拟化可编程设备、网络操作系统、IP主干试验网资源调度与试验服务系统、IP主干试验网网络管理与安全监测系统等核心设备及系统,支撑我国网络科学与网络空间技术研究在核心芯片与关键设备、网络操作系统、路由控制技术、网络虚拟化技术、安全可信机制、大规模组网试验、创新业务系统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到2020,未来网络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未来网络产业初具规模,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未来网络产业中心。(责任单位:江宁开发区、江宁区政府、市经信委)

5.做优做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着力提升“中国(南京)软件谷”、南京软件园和江苏软件园“一谷两园”国家级软件园区发展能级,引领带动全市构筑聚散合理、分工互补的产业发展布局,重点在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云计算及大数据、工业互联网和工业大数据、集成电路(IC)设计、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等形成集聚,提升支撑“互联网+”的核心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创新能力和产业化发展能力,促进软件产品服务化。巩固和提升我市在通信、智能电网等行业软件在全国的领先地位,进一步向政务、金融、交通、医疗和社保等重点行业拓展延伸,形成一批面向重点产业(领域)大型信息系统的一流的综合解决方案,推动行业应用软件高端化、国际化。围绕移动互联网、下一代互联网、融合性网络业务等主流方向,深度发展以信息服务运营平台为核心的产业价值链。支持软件企业与工业企业联合,培育一批在国内领先的工业软件大型企业。到2020,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000亿元,年均增速15%左右。(责任单位:市经信委、雨花台区政府、南京高新区管委会、江宁开发区管委会)

6.发展壮大能源互联网产业

鼓励在景区、高速公路等区域因地制宜建设新能源充放电站等基础设施,支持发展车网协同的智能充放电模式。促进智能终端及接入设施的普及应用,鼓励建设以智能终端和能源灵活交易为主要特征的智能家居、智能楼宇、智能小区和智能工厂;丰富智能终端高级量测系统的实施功能,探索促进水、气、热、电的远程自动集采集抄,实现多表合一。积极探索建设以能量、辅助服务、新能源配额、虚拟能源货币等为标的物的多元交易体系。支持以企业为主体构建基于互联网的能量交易电子商务平台,鼓励交易平台间的竞争;积极培育能源云服务、虚拟能源货币等新型商业模式。支持风电、光伏、水电等绿色低碳能源与电力用户之间实现直接交易。结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探索“走出去”新路径,构建相关服务机制,整合各类资源,“抱团出海”,推动利用国外创新资源,推动优势产品产能输出和技术出口,提升国外市场占有率。到2020,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能源互联网企业达到3;新增销售收入超30-50亿元的能源互联网企业2家。(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各有关区政府、各有关园区管委会)

  

中共南京市委办公厅 201688日印发


热门文章

  • Email:seu-sp@pub.seu.edu.cn
  • 地址:中国南京市玄武区长江后街6号
  • 电话:025-84526670
  • 传真:025-84526670-811

东大科技园微博

东大科技园公众号

版权所有©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江苏东大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 )

苏ICP备15012805号